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2025年5月14日,在西安市地震局指导下,由灞桥区人民政府主办,灞桥区应急管理局、狄寨街道办事处、西安思源学院共同承办的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高校示范活动在西安思源学院隆重举行。活动包括地震预警经验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地震预警疏散演练两部分,旨在通过理论宣讲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西安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涛,二级巡视员邢晴汉,灞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柳春林,陕西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灞桥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炜,狄寨街道办事处主任秦凡等莅临指导。全市26所高校代表现场观摩。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现场指导地震预警疏散演练并担任演练总指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管忠民,副校长黄忠国、校纪委书记李永玲,以及媒体代表出席活动。
地震预警经验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现场
上午10时30分,地震预警经验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展示中心举行。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西安市防震减灾“六进”科普宣传片。
西安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涛讲话
西安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涛讲话。他指出,西安思源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办学成果卓著”的高校,在高校地震预警推广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今天在思源学院举行2025年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高校示范活动,是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系列特色示范活动之一,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市地震局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实践,对在高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强化地震预警应用、科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任涛局长表示,本次活动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市、区、校联动有力。市地震局、灞桥区政府、区应急管理局、狄寨街道办、西安思源学院多方协作保障活动顺利举办。二是科普宣传内容丰富。既有专家知识讲座,也有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更有地震预警疏散演练,宣传氛围浓厚。三是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本次活动邀请了26所高校代表参加,为全市高校地震预警应用推广起到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作用。
任涛局长对思源学院地震预警终端的推广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校通过科学规划,采用“一中心+多终端”模式,覆盖校园各个区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思源学院作为西安市第一所实现地震预警“接收-播发-处置”全链条贯通的高校,通过“科技+管理”双轮驱动,显著提升了地震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任涛局长希望各高校充分借鉴西安思源学院地震预警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广地震预警应用;丰富科普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因地制宜,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自救和互救能力;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科普宣传和预警演练相结合,提升高校防震减灾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
灞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柳春林致辞
柳春林常务副区长在致辞中代表灞桥区委、区政府,向莅临活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从事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向为筹备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人员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防震减灾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举办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高校示范活动,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共同筑牢西安防震减灾安全屏障的务实之举。
柳春林常务副区长表示,近年来,在西安市地震局的关心指导下,灞桥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围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地震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全社会避灾避险意识显著增强。他强调,大家要以此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高校示范活动为契机,将防震减灾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科学的避险原理,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广泛传播防震减灾知识,带动更多同学、身边亲友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陕西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作科普讲座
陕西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作“校园地震灾害及地震预警、校园应急避险”科普讲座。他通过丰富的校园地震灾害案例,深入分析了地震对校园安全的威胁;详细介绍了各国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历程;系统讲解了地震预警原理,阐明如何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重点强调了地震预警作用及预警盲区等问题。此外,他还针对地震谣言的识别与应对进行科普,提醒师生科学防震,并详细解读了“沉着冷静,临‘震’不乱;因地制宜,就近躲避;降低重心,保护身体”的地震应急避险原则。讲座内容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有效提升了师生的防震减灾素养。
西安思源学院保卫处处长唐慰作地震预警终端推广交流发言
西安思源学院保卫处处长唐慰通过视频展示和现场讲解,从学校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应用情况等方面作了地震预警终端推广交流发言。他表示,作为西安市首批安装地震预警系统的高校,学校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响应国家防震减灾号召,以科技赋能校园安全建设。学校以“精准预警、快速响应、全域覆盖”为目标,建立了“一中心+多终端”立体应急体系,确保在校园的各个区域都能接收到预警信息。通过分级响应机制和常态化演练,形成预警疏散避险标准化流程;同时结合科普教育,提升师生防震减灾素养,并在西安市防震减灾科普大赛中荣获佳绩。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兄弟院校交流共享经验,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构建平安校园、平安西安贡献高校力量。
西安思源学院“防震减灾我先行”志愿者代表黄志毅宣读倡议书
西安思源学院“防震减灾我先行”志愿者代表黄志毅宣读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主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演练活动,担当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者,秉持“防震减灾我先行”的担当,从当下、从自身做起,用知识保护自己,用行动守护生命,携手筑牢校园防震减灾防线。
地震预警疏散演练现场
演练总指挥、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下达指令宣布演练正式开始
中午11时50分,随着演练总指挥、校长周延波发布指令,地震预警疏散演练正式开始。
本次演练模拟场景为2025年5月14日11时50分00秒,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精准选定学校地震预警终端,发出地震预警演练信号。地震预警广播响起后,全体师生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严格遵循《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一楼的教师立即组织学生疏散,二楼及以上楼层的教师立即示意学生在课桌下避险。随着警报声结束,办公室教师立即到达楼梯拐弯处、楼道口等指定安全岗位,与正在上课的教师共同配合,引导学生疏散,师生采用书本护头,快步行走的方式分批次撤离,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学生在课桌下避险
师生有序撤离
学校应急救援小组人员营救“被困”学生
校医院医护人员开展应急医疗处置
师生全部安全撤离
演练还特别设置了应急救援环节。当发现一名学生“被困”教学楼后,学校应急救援小组身着专业救援装备,迅速出动,成功营救出一名“受伤”学生。随后,校医院医护人员迅速按照应急医疗处置规程展开专业处置。在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下,教学楼人员全部安全撤离。
西安思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管忠民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演练结束后进行地震预警疏散演练点评总结会。西安思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管忠民主持会议并讲话。
陕西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作专业点评
陕西省地震局研究员袁志祥作专业点评。他指出,本次演练组织周密、环节到位,充分体现政府、学校领导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师生积极参与,避险动作规范有序,展现出良好的应急素养。他强调,“应对灾害,预防比救助更人道”的科学理念应当深入人心,希望师生们能将所学应急知识传递给家人,共同提升家庭防灾能力。他建议学校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演练活动,注重细节把控,在演练中提高避险自救能力,不断打磨应急预案,持续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他表示,相信在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必将不断提升,切实达到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
管忠民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高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更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近年来,在市地震局、灞桥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西安思源学院坚决扛牢防震减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地震预警应急体系、队伍能力建设,持续加强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工作,学校避灾避险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
管忠民副校长指出,本次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战演练+专家点评”三位一体模式,帮助师生掌握“黄金逃生时间”,提升科学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今天的活动在各方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任涛局长对活动给予了“市、区、校联动”“内容丰富”“示范效果明显”的高度评价。在此,我代表西安思源学院向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员致谢。感谢西安市地震局和灞桥区政府的专业指导,感谢共同承办的灞桥区应急管理局和狄寨街道办事处的通力合作,感谢参加演练全体工作人员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管忠民副校长表示,作为西安市第一家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高校,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新起点,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按照任涛局长要求和袁志祥研究员的专业点评建议,继续总结和发扬“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知行合一”的工作经验,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加强预警和处置机制落实,丰富科普形式内容,抓住预警与演练相结合的各个关键环节,提升应急能力,为校园安全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共同打造安全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安全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学校将持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和演练工作,全方位提升灾害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建设平安校园,为师生构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