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思源学院围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对“节水优先”的认识,合力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节水硬件设施建设提质增效,节约用水管理不断完善,节水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着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技术领先,持续创新
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研发先进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是其中重要一环。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厂采用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是现代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处理等领域最有前途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2010年系统建设时,该项目被列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并获得国家开发研究经费204万元人民币。
“缺水城市独立园区污水零排放与水环境系统构建技术”工程示范项目成果鉴定证书
学校的污水零排放和水环境系统构建,运用“城市水代谢”的先进理念和环境系统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在污水全量再生利用的条件下,将再生处理、输配调蓄、景观利用、水量循环与水质保障融为一体的城市独立园区水环境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得以成功应用。
2009年9月1日国家原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左一)时任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右二)等莅临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左二)陪同考察学校节水环境保护工作
2012年3月26日,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担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担任副主任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多位国内知名学者组成的鉴定专家委员会对学校“缺水城市独立园区污水零排放与水环境系统构建技术”工程示范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一致认为学校成功运用“城市水代谢”的先进理念和环境系统设计的方法,实现了校园污水零排放和高比例再生回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该项目是污水零排放理念的成功实践,为相关独立园区污水再生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得到国内外水环境界的高度评价。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009年全国高校节能工作现场展示的西安思源学院节水展板
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厂2001年建厂,已经运行二十余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生产中水435万m³,累计节省资金1044万余元。其中2011年10月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MBR膜工艺系统,截至2020年已经运行了10年,其核心元件MBR膜组件设计使用寿命5年,学校累计使用了10年。
国际水协会代表视察学校再生水厂
在再生水厂长期的运行中,学校积累了丰富的运行数据,为开展产学研用提供了扎实的工作基础。2020年依托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厂,着眼于高校中水回用系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系统长期运行绩效提升为目标,以膜污染控制为切入点,从工艺流程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再生水的充分利用等多维度进行研究和验证。
2011年12月西安市环境保护局授予西安思源学院西安市污水再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2020年10月,学校以《高校中水回用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申报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并获得批准,获得科研经费55万元。该课题已于2022年6月顺利结题,并获得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证书。2022年9月学校申报的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再生水综合利用模式研究及示范应用》顺利通过课题申报答辩,并于2023年4月签订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任务)书。2021年学校再生水厂改名为再生水实验室,由城市建设学院负责管理,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对学科专业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2021年5月13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021年可再生能源环境与经济国际会议在西安思源学院召开
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021年可再生能源、环境与经济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实地走访考察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厂
2021年5月13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021年可再生能源、环境与经济国际会议在西安思源学院召开。会议依托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平台,邀请国内外26位专家学者参会,收到高水平学术论文22篇并汇编成会议论文集,深入研讨可再生能源、环境与经济等全球发展热点话题,充分发挥国内外高校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促进世界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议举行了“高校中水回用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项目”开题仪式,学校水电暖维护与管理处处长王青华汇报了学校再生水利用和分布式供暖工作,董晓妮副教授作了项目开题汇报,项目组组长周士恒副校长作了表态发言。学校留学海外博士代表李茂华博士、李旸园博士、赵璐博士分别围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保”版块作了主题演讲。学校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炜教授在“环境综合治理与经济”主题研讨中,作了《渭河咸阳段环境景观综合治理规划》的演讲。学校申报的《高校中水回用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课题,被陕西省水利厅获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为当地高校建设绿色校园环境提供了成功范例。
节水成绩突出,取得多方效益
学校每年回用再生水量为80多万立方米,每年可节约资金192万元,加之智能节水一卡通洗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智能开水系统、节水型卫生器具等节水系统,学校每年节约资金可达300多万元。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代表参观学校节水工作
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学校节水工作还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目前,全校冲厕、绿地喷灌、道路冲洗、人工湖景观用水等都使用了再生水,学校污水滴水不外排,号称是“污水零排放”校园,先后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荣誉18项,每年到校参观考察的人员络绎不绝。
由于学校节水工作成绩突出,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建不但没有给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反而使原先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砖瓦场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大花园。如今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喷泉如注,人工湖水面碧波荡漾,整个校园美丽如画,教学、生活秩序井然。
随着学校自来水用水量的减少,极大缓解了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工作压力。学校的再生水回用系统使学校的污水全部经处理后达标回用,达到污水零排放,全面提高和改善了下游的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了渭河乃至黄河中上游水体水质,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
2022年9月15日西安思源学院在学校教学楼中心广场举办“节水科普宣传周”活动
2022年9月15日上午,为积极响应陕西省十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举办2022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号召,西安思源学院在学校教学楼中心广场举办“节水科普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再生水利用为主题,成立了”西安思源再生水科普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学生为再生水利用传播大使,通过参观学校再生水实验室及学校“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观看节水科普宣传短片,从线下到线上全方位感受学校再生水实验室、森林实验室的全貌及再生水处理的全部流程,开展节水科普讲座,让大家对学校再生水利用及校园节水有更加专业的认识,取得积极的社会效益。
陕西电视台播报西安思源学院节水工作
从2003年开始,每年有大量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包括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学校、各新闻媒体等)超百余次来访参观,将学校节水事迹向社会推广。
西安思源学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部署,创建了西北缺水城市高校节水的典范,对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推进作用。未来,学校将在满足日常使用要求和给排水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节水管理,不断创新节水技术,加大节水设施设备的推广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强化巩固节水成效,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和谐共赢。(文:水电暖维护及管理处)